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院新闻 > 新闻动态 > 正文

致学书院开展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4年09月04日 09:31 来源: 作者: 阅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2024年暑期,立足书院基本情况,为充分发挥学生专业优势,为服务地方文化和社会发展,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致学书院开展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青年逐梦乡村地,振兴画卷添绚丽。“乡”约“黔”行实践团前往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坝盘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深入走访群众,宣传乡村振兴战略,深刻了解当地实施的“防止返贫,稳定脱贫”政策;实地考察当地“蛙稻共生”、“羊肚菌”种植等特色产业,精准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走进当地小学,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系列生态环保助学活动,提高小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激发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责任。


赓续非遗文化,传承豫州遗韵。“薪火相接,郑在传承”实践团赴郑州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深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意蕴。在河南非遗美学馆的“创意产品”展区领略非遗在助力乡村振兴、文旅融合方面的实践与探索;采访茱萸绛囊省级非遗传承人邵姝源老师,了解茱萸绛囊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以及传承现状;在传承人的指导下,亲手制作茱萸绛囊,直观感受非遗工艺品的独特魅力;积极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关于非遗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共同探讨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之路。

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实践团跨越3000公里的距离赴藏,开展一系列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活动。实践团前往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民族团结宣讲活动,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让藏族同学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基石;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促进交流与沟通,增强文化凝聚力;走访布达拉宫、八廓街等具有典型民俗文化的地点,与当地群众深入交流,边思边行、以行践思,切实感受藏族文化的魅力。

基层服务展担当,共谱发展新篇章。“心系故里”实践团来到脱贫攻坚县——封丘县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走进金话筒艺术学校,用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安全自护知识,推动安全教育的普及,提高学生对于安全问题的认识;走进农田,直播助农,采用“互联网+”模式将当地特有的农产品金银花与互联网结合起来,为金银花“走出去”拓宽渠道,推动金银花产业链的发展;深入政府基层,切实的了解群众政策,体会相关政策带给百姓的福祉,增强民生幸福感。

安阳古韵传千里,文化普及聚人心。“文韵悠扬,殷韵流芳”传承团在古都安阳的文化殷墟,亲身体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实践团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了解甲骨文的发现历程、文字特点及其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联合北关区团委,在建业城学校开展关于甲骨文和殷墟文化的宣讲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传统文化知识,激发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得到了当地团委的积极宣传。

铭记历史,继往开来。“豫”见大别山实践团前往大别山革命老区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参观革命遗址和纪念馆,打扫烈士陵园,参与红色文化宣讲会,了解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传承红色文化和精神;深入基层,走近大别山,调研大别山革命老区现状,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考察新县旅游资源,了解当地政府如何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经济,促进乡村振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宣讲团奔赴南阳达士营村和中国月季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活动。在达士营村,实践团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探访民情、举办座谈会等形式,结合当地发展,深入浅出地向当地村民详细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在中国月季园设立宣传点,向广大青年游客介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激励青年在新时代勇担使命。

铭记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青春筑梦,红色启航”实践团成员来到河南省驻马店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参观河南省驻马店市杨靖宇博物馆,进行红色文化研学,深刻领会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历程;深入周边社区和村庄进行宣讲,向群众讲解革命先烈的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本次致学书院2024年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结合团队成员专业特点,通过开展实地考察调研、红色文化研学、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助农直播等方式,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展现了青年学生的青春智慧与力量,进一步激发了他们扎根基层、深入群众的动力和激情。

作者:致学书院新媒体中心

校对:于群群

审核:徐忠

© 2022-2023 信阳师范大学致学书院 版权所有